-
元帥廟 |
|
每年的農曆7月1日開始,全台的大大小小廟宇、住家紛紛舉行普渡儀式來祭拜「好兄弟」們,但在高雄市楠梓區的右昌地區,有四間廟宇不但不舉行普渡儀式,還「教育」右昌地區的居民不燒金紙,稱得上是全台最環保的廟宇。
據高雄市志載,乾隆年間,土匪猖獗,群匪曾集中力量來犯,圖劫舊城,而左營之駐軍因兵力薄弱,難拒來犯叛軍,惟當情勢危急之際,幸得「右營」之兵馬衝出增援,陣局始見穩定,終於突破匪陣,亂平。事後滿清政府為褒揚右營戰功,乃封右營為右沖。光復後以右沖之沖字欠雅,誤含有「沖煞」之禁忌,再改稱為右昌,取其社區昌盛吉利的寓意。
七月不普渡、不燒金紙的習俗,源自右昌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-元帥廟。
元帥廟建立於明永曆15年(1661),是高雄的老廟之一,守護神是主拜「劉、謝、陳、常、唐、陳、張」七大元帥,並以劉府元帥為首。
民國18年(己已年)元帥爺公降駕指示:本庄奉祀,除春秋二祭外,無其他拜拜(每年農曆6月15日暨12月除夕),以表慎終而追遠也,致祭時,只許奉敬清茶、清香、鮮果、禁焚紙箔及三牲酒醴葷味之陋習。
在早年環保觀念不若今日為人所提倡之際,如此之「神諭」不啻是一項「前衛」的創舉。元帥廟此一做法,鄰近之三山國王廟、一甲福德廟及三甲福德祠亦跟進,整個右昌地區居民在廟宇的帶領下,逐漸習慣了與眾不同的簡樸宗教信仰,外地遷入居民也入境隨俗。時至今日環保意識高漲,如此不鋪張、不浪費的習俗在台灣仍屬少見。
廟內文物以其「奉示立禁」碑最具歷史意義,該碑立於道光27年(1847)所立,意為禁止丐幫橫行搶竊莊民,違者送官究辦。另在廟的後花園有一口大鐵鐘,造於昭和8年(1933),幸運地逃過日治末期被熔化製造為武器的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