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手機選單
:::

楠梓人文風情

    楠梓天后宮 列印
      資料更新時間:107-09-09 00:00
    楠梓早名為「楠梓坑」,俗諺「三山歸一坑」即指從旗山、岡山往南到鳳山,皆要經過楠梓坑,使這裏成為交通要道。而楠梓天后宮,正座落於這主要幹道上,保佑所有的鄉民和往來的遊客得到平安。天后宮除了是楠梓坑居民重要的精神信仰中心外,更具有文化資產的價值。

    楠梓天后宮原稱「楠和宮」,主祀海上女神媽祖,據文獻史料記載,至少在乾隆29年(1764)之前就已創建,除文獻《重修鳳山縣志》內有記載外,廟內正殿乾隆年間的一方「神昭海表」匾,也可引以為證。至於現有廟宇建築物的年代,從建築材料的應用與壁身交趾陶落款年代為咸豐7年(1857),可知修建年代為咸豐年間,是全高雄市(合併前)最古老的廟宇,於96年5月31日核定為第22號市定古蹟。

    廟宇保有兩進式兼帶左右護龍的傳統格局,其構築技法及建築工藝亦充分展現出細緻古樸典雅之藝術氣息。仔細微觀屋頂上方的剪黏裝飾、三川門上的石、木雕或是左右護龍磚雕、交趾陶燒的對拼場景,或是馬背山牆上的懸魚花草、規帶間的紋飾作收...等等,皆是經典之作。

    二百多年的老廟宇,處處散發著藝術氣息,每個樑柱、每個轉角有著典雅的裝飾。仰頭望去,討喜的交趾陶娃娃,有著溫暖卻勇敢的意涵:娃娃用單手頂著天,用最原始的力量努力撐起著家人的幸福。光緒五年(1879)的「鄧邑侯禁碑」,為當時鳳山知縣禁示丐眾不得強行索討店家、民宅之碑,是店家和民宅的和平屏障,雖然碑文的字跡已模糊,卻也見證了過去的紛擾。

    天后宮位置: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1號

    參考資料:高雄市政府文化局、後勁溪采風錄(後勁廟產管理委員會附設後勁文物館出版)

    注意事項:目前楠梓天后宮正進行修復工程,施工期預計至100年10月26日,工程權管機關為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」。
    • 相關圖片
      1. 廟外觀
      2. 廟內擺設
      3. 廟內景觀
    :::
    ▲開啟 ▼關閉